2020 Jan 08

生態漸惡化 聯合國環境專家提嚴重警告

讓我們以開心、分享、包容、慈悲的心來關懷我們共同的家,未來的世代依賴你今天所做,而不是明天所做。

 


生命和平大學冬季實驗學校課程於1月8日舉辦開學典禮,下午的專題演講由緬甸綠色經濟綠色增長協會(GEGG)創辦人、前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助理秘書長奈敦(Nay Htun)教授為大家做專題演講。在過去十年中,GEGG主辦了多屆論壇,主題是綠色、永續發展、復原力等等。

 

「不知道歷史的人會被過去懲罰」、「今日所做,決定你的明天。」開場奈敦教授即以鏗鏘有力的兩句話,呼籲人們正視地球生態環境日漸惡化的問題。在整個人類文明的歷史中,從過去到現在到將來,土地、河流、水、森林等自然資源有限,且被無節制的取用,是生態如今遭到劇烈破壞的主因,而翻開人類歷史,則可發現公平和包容地獲取自然資源,是避免衝突與戰爭的關鍵。他說,早在2500年前,佛陀即點出萬物共存共榮的道理-「你必須尊重所有形式的生命。」

 

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說生態根源於靈性,生命是記憶體的延續,因為靈性,萬物內在相連,相依相存,多元共生,互為影響,沒有誰可獨立存在,奈敦教授講述的例子更為心道法師的理念下了註解。

 

奈敦教授認為,以自然法則來講,水、空氣等資源是人類共同享有,必須被保護。當人類過度破壞生態,大自然也會反撲,1952年,倫敦發生霧霾事件,導致近4000人的死亡,迫使倫敦政府於1956年訂定《清潔空氣法》。1956年發生在日本熊本縣的水俁病則是源於汞中毒,將引發患者步行困難、運動障礙、失智、聽力及言語障礙;重者例如痙攣、神經錯亂,最後死亡,至今仍無有效的治療法。

不少探討環保的著作在此時紛紛出版,起了帶頭作用,引起大眾關注公共健康的問題,造成國際關心並採取行動,由美國海洋生物學家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所撰寫《寂靜的春天》一書,描述萬物生長,欣欣向榮的春天,因為農藥使用過度,生態遭到破壞,世界不再百花齊放,也沒有了蟲鳴鳥叫,春天變得寂靜。

 

不只海洋生物學家關心環保問題,心道法師關注環保議題亦由來已久,1999年於第3屆CPWR(世界宗教大會)提出重視宇宙環保,不過度索取地球資源的主張;2004年第4屆宗教會議強調從宗教宇宙與生態觀,尋找世界相互依存的神聖根源;2009年第5屆CPWR會議,呼籲地球和諧除了要有環保政策,也要終止人心的貪婪;2015年第6屆CPWR會議提出禪修轉化人心,生命和平創造多元共生主張;2018年第7屆CPWR倡議全球生態倫理,提出緬甸生命和平大學計畫;2019年舉辦生命和平大學第一屆緬甸仰光實驗冬季學校,作為生命和平大學的前哨站。2020年的生命和平大學第二屆緬甸仰光實驗冬季學校更將化共識為行動,以「療癒地球-生態與科技的轉換行動」為主題,由美國、英國、中國、緬甸、馬來西亞等8個國家的教授,耶魯、劍橋、北京等11所大學的學生於近兩周的時間透過研習激盪出生態與科技的轉換行動方案。

 

療育地球的主題也與奈敦教授在聯合國工作的經驗相呼應,他表示,在聯合國20餘年,我認為除了理論的倡導跟專業的貢獻,最重要的是採取行動,聯合國訂定6月5日為國際世界環境日,就是希望喚醒世界環保意識,並採取行動。

 

奈敦教授最後感性地說:「讓我們以開心、分享、包容、慈悲的心來關懷我們共同的家,未來的世代依賴你今天所做,而不是明天所做。」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