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Jan 10

時間

探討有關「時間」的概念與影像之假設

伊凡魯那教授

人類最基本與最神秘的概念之一,是「時間」的概念。

 

在一開始的反思,我要探討有關「時間」的概念與影像之假設。

 

以下的時間性概念,人類在各社會脈絡中互動的所有文化中都是共通的,也就是:順序性的結構、區間、規劃、重複、同步、以及關於時間性的面向。時間的概念被用來作為權力的工具,以建構文化與科技來改變世界。本課程中將討論早期的時間影像、時間量測儀器之發展,以及如何被使用在人類社會與工業之同步。同時將討論在現代電腦化的世界中,時間觀念之重要改變。

 

在描述我們人類經驗時,為了避免許多概念性的混淆,以及在科學與哲學中試圖處理時間的議題,我們必須要針對時間的概念做一個釐清。我們會將時間的概念分成三個類別來討論:時間、時間性、現在。

 

「時間」是一個物理學中形成的一個概念,「時間性」是和人類相關聯的,當然不只人類而已。「現在」不是一般用的概念,這裡指的是和現在以及人類不相關,指的是一個絕對的「非時間性」,它沒有所謂的連續性或區間性之存在。

 

關於「時間」,可用幾個物理的面向來形容,從傳統的機械學到量子機械,從特定的到一般的相對論與宇宙學,從熱力學到耗散系統,以及從「時間」的分解到時間在出現的量子引力場中消失。

 

「時間性」也是必須在此體驗的,在「時間性」的基本建構體中,也就是「現在」,當中是沒有主體與客體的分別,只有當把經驗轉至觀察對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理解時,此時才會產生前述的分別。有關於時間性,現代腦科學可以提供一些有趣的釐清。

 

如要了解「現在」,我們要談到哲學,在描述事實真相時,我們會面對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語言和邏輯在本質上是二元對立的,其中產生的一個最基本的二元對立,是具有互補性的「永久」和「改變」。西方哲學大部分都會將「永久」當作宰制的概念,導致對事實真相的物質性觀點,而忽略其過程中之觀點。如此對事實真相的化約,會導致主體與客體的二元性,以及把一個被實質化的「時間」(計算連續的客觀性事實狀態)和「現在」(在被客觀化的事實真相中呈現出主體,如同力量的統一)以二元的方式描述。

 

在第二階段時,在反思出我們敘述中的假設以及理解「時間」之後,會開始討論導致這些假設的人類活動,採用亞里斯多德對poiesis – praxis和的區分, producing – acting所告訴我們的是我們在看世界時,不應該只是大部分在物件的領域觀看,也要以「完全的型態(完形)」方式來觀看。如此則可以提供我們新的想法與指引,以便處理目前我們面對的全球狀況並作出決定。

建議之參考書籍

  1. Arendt, H. (1998). The Human Condi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 Dogen. The Shobogenzo or The Treasure House of the Eye of the True Treachings. 
     
  3. Hawking, S.W. (1988).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New York: Bantam Books.
     
  4. Levine, R. (2006). A Geopraphy of Time. Oneworld Publications Oxford
     
  5. Loy, D. (1988). Nonduality. A study in comparative philosophy. New Haven;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6. Nowotny, H. (1994). Time: The modern and postmodern experience.
     
  7. Rifkin, J. (1989). Time Wars: The primary conflict in human history.
     
  8. Rovelli, C. (2018). The Order of Time. Penguin Books
     
  9. Ruhnau, E. (1995). Time Gestalt and the Observer. Reflexions on the tertium datur of consciousness. In: T. Metzinger (Ed.), Conscious Experience, Imprint Academic.
     
  10. Ruhnau, E. (1997). The Deconstruction of Time and the Emergence of Temporality. In: H. Atmanspacher & E. Ruhnau (Eds.), Time, Temporality, Now. Berlin: Springer, 53-69.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