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Jan 10

文化的蛻變與生態的轉換

文化的蛻變與生態的轉換的四個面向:行動始於內心、見解和評斷是積極性的建構、邁向一個非二元化的事實真相模式、個人魅力與機構組織化

邁克爾馮布魯克教授

1. 行動始於內心

2. 見解和評斷是積極性的建構

3. 邁向一個非二元化的事實真相模式

4. 個人魅力與機構組織化

  1. 任何一個行動,都是先在心中把記憶體的資料和對事物的新印象連結起來,再以現實狀態產生出一個連貫性的地圖來處理資料。處理這些資料後的結果,會產生價值判斷,而且會影響對這些資料的見解和順序。在文化和宗教之間的一個基本差異,是圍繞在人類能否改變歷史的問題上。這裡有三個基本模式: 
    a) 任何事物都是由上帝或非人類的次序所預先決定的:加爾文主義、印度教的某些形式、伊斯蘭教等。
    b) 人類是其命運的能動者:佛教的某些形式、現代人文主義等。
    c) 歷史的發生是依據不變的法則,但是人類有自由去遵循或者抗拒歷史可能帶來的改變。 (業果論、儒家思想、猶太教、天主教和路德會的基督宗教、馬克思主義的大部分解讀)。這些模式都存在於神話中,我們無意識的受到影響,這些模式可以是有激勵或無激勵作用的。針對導引我們的這些模式與觀點進行分析與理解是很重要的事,我們或許就可以有所選擇。

 

  1. 各種情況代表的是各種情境的星座,它們會提供各種機會。但是機會是要被解讀並抓住的。我們居住在一個極複雜的宇宙,任何的見解或理性論述,依據其判斷,會把複雜的狀況簡化成一行或幾行交疊的事件。出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個世界,是以我們的基本態度所預選的樣子。這些態度是文化代碼,它會讓社會穩定,但也同時會壓抑了可以看到替代模式的行動者。如果我們一直執著在過去,或者邁入一個渾囤的未來,就無法產生文化行為的新模式或典範,只有進入創新的「現在時刻」才有可能。激發出這個對「現在」的覺知,再連結到我們周遭此刻此處的每一個事物,則能讓我們滿足,並避免執著在量化的成長。這是一個質化的體驗,可能作為一個將思考、感覺和行動統一化的新設計之基礎。這將是一個生態性世界觀的一個基本激勵因素。

 

  1. 現代科技是由西方文化與科學所推動的,通過解讀後連結的科學數據,基本上是二元論的。但這並不是唯一有道理的思維模式,如果我們打破心智和物質間、感性和理性間、文化和自然間、以及生態和經濟間的二元論,或許會獲得一個新的和不同的「在這個世界」的事實狀態之模型。事實上在道教和佛教文化中已經是非二元化的,也影響了印度和中國的整個歷史,提供了一個整體生活方式的一個基礎,將思考、感覺和社會約束力整合入一個完整的體驗。在宗教傳統中有各種模式,都可以為今天的行動提供啟發。

 

  1. 在任何的轉換過程中,個人魅力和機構組織之間的關係是很重要的,但這只是在進行蛻變的文化基礎上的一個參數。是否歷史是只由一位英雄塑造的,或者有沒有任何情境產生了一個人,此人有錯誤的想法,認為他似乎有這樣的影響力?哲學家和歷史學家都問過這個問題,答案似乎是清楚的:這個人的個人魅力和機構組織化的傳統,都是蛻變和轉化的兩個支柱。蛻變的發生是由內建在各主體的運算程式所造成的,但這些程式的模式不是固定的,它們會依據個人適應改變的狀況所表現的之平衡狀態而改變。這是由個人突變(魅力)加上集體在建立的模式(機構)上產生之經驗所發展出的每一事物作法之歷史性。這個洞察力將會激勵出不同的見解、試圖採用生活和科技的新方法、提出沒有被問過的問題、把不可能變成可能,並且嘗試沒有嘗試過的,它會合理化循環的思考,對於任何形式的永續性,這是很重要的。它是一個質化的方法,得以了解事實真相的瞬間,它也是一個量化的方法,可以重複已經被試過的事情。它需一個對時間的特定覺知,並將之釋出。

建議之參考書籍

1. Brunnhuber, S., Die Kunst der Transformation. Wie wir lernen, die Welt zu verändern, Freiburg: Herder 2016

 

2. Eichhorn, W. & Sollte, D., Swellmoney&Sustainablity: Unriddle Our Destiny, Tutzing: Global Marshall Plan Initiative
     2015

 

3. Glimcher, P.& Fehr, E., Neuroeconomics: Decision making and the brain, Amsterdam: Elsevier 2013

 

4. Stiglitz, J.E., The Price of Inequality: How Today’s Divided Society Endangers Our Future, New York:
    W.W. Norton 2012

 

5. Herschock, P.D., Valuing Diversity. Buddhist Reflection On Realizing A More Equitable Global Future,
    SUNY Press 2012

 

6. Rager, G. & von Brück, M., Grundzüge einer modernen Anthropologie,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2012

 

7. Will, S., Grinevald, J., Crutzen, P., McNeill, J., The Anthropocene: Conceptu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London: Royal Society Publ. 2011

 

8. Botsman, R.&R., What’s mine is yours. How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is changing the way we live,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010

 

9. Axelrod, R., Die Evolution der Kooperation, München: Oldenbourg 2005

 

10. Fukuyama, F., Trust.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5

 

11. M.v.Brück, Buddhism and Science, (in print, not for further distribution; cf. attachment)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