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的永續教育:建立動力與行動計劃的回顧與建議作法

本文首先回顧,實現永續發展目標(SD)的教育方式現有之挑戰,以及試圖克服這些挑戰的新興混合方法論。第二部分提出了一套新的做法,處理嘗試消除這種態度-行為間的差距。

摘要  

本文首先回顧,實現永續發展目標(SD)的教育方式現有之挑戰,以及試圖克服這些挑戰的新興混合方法論。這些混合方法大多都將重點放在沉思的技巧上,其中自我發展是達有效永續教育的關鍵。但是,覺察力切換狀態和採取永續行動之間可能仍然缺少聯繫。因此,本文第二部分提出了一套新的做法,處理嘗試消除這種態度-行為間的差距。結合永續發展的傳統教育主題,建議的方法能夠激發我們從個人到組織等不同層次上,為永續發展採取行動,當然,可以針對學校和機構等各種不同情況專門設計和執行。但是,這套做法需要更多的研究案例,以便了解過程和反饋的全貌,確實是朝著永續發展方向前進。

關鍵詞

永續發展,冥想,自我覺知,正念,愛心,自然,組織

 1.     緒論                                                                              

    1. 永續教育的挑戰 

永續發展目標SDG或全球目標,是17個相互關聯的全球目標的集合,2015年制定,是一項計劃設計,以實現所有人更美好,更永續的未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17)。計劃於2030年達成永續發展目標,即《 2030年議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17年)。認識和了解永續發展目標很重要,但顯然不足以使人們真正地改變其常規的生活方式和既定的行為(McGregor,2005)。誠如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所說,人們無法使用創造問題時用的相同思維來解決問題。發現廣泛且有效果的方法來促進永續發展目標,是現在一個緊急的課題(聯合國,2017年)。SDG 4 品質教育反映了這一至關重要的探索。永續發展目標 4 A點指出,應提供安全、非暴力和有效果的學習環境。永續發展目標 4的其他目標是,需要大量增加年輕人和成年人接受教育和培訓的數量(4.4),以及確保所有學習者都有能力為永續發展做出貢獻的大膽目標(4.7)。完成這些目標需要有建立在倫理原則(非暴力、公平和尊重)之上的授課及學習環境,此外,應該提升學習過程的品質,及提供批評/檢驗發展路徑與其對永續發展之影響的安全空間(弗蘭克等,2019)。

對於使用自然資源、重新制定社會和經濟的結構,許多教育系統只投資於培養人們從心理上理解對於系統性方法的需求。但一些研究發現,這些投資無法讓人們有充分的動力去阻止非永續性生活的浪潮(Maiteny,2005年)。總體來說,教育,尤其是永續教育ESD,需要改革,甚至是以替代方案來加強學習和理解方面的效率,需是透過整個人的潛力而不是只有知識的學習。為了克服知識/態度與行為的差距,永續發展的教育方法應避免只著重於認知學習的目標和抽象知識的發展,也應同時側重社會情感和行為領域(UNESCO,2017; Leicht et al。, 2018)。

 

    1. 混合式教育方法 
      1. 沉思技巧  

沉思修習的可沉思部分,可以理解為刻意結構性地探索與自己經歷相關的手段。(Shapiro等,2014)。沉思通常是在正式坐著、站著或走著的背景下進行的。但是,人們也可以通過專注於一個特定的事物(人造的或自然的)、在大自然中靜默地度過時間、或從事藝術或其他社交活動等來進行沉思(Shapiro等人,2014)。

 

冥想訓練可分為兩類:(i)古典正念冥想(例如禪,內觀和其他沉思作法),(ii)現代的、世俗的、基於正念的思維介入(MBIs)(Chiesa和Malinowski,2011)。古典正念冥想技巧起源於大約2500年前的佛教修行,不僅在各種社會和科學領域,在教育領域也都已成為熱門話題(Frank等,2019)。方法明確地專注於認知方面,例如注意力/意識覺察力、社會情緒智力和道德品質,如根源於佛教哲學的利他主義和同情心(Nilsson,2016)。過去幾十年中(Kabat-Zinn 1990和2003),有同樣根源的、基於正念的減壓課程(MBSR)等MBI方法被引入西方的文化和科學社會。MBI可以改善人類的各種心理狀態和功能,例如健康和福祉、情緒調節、記憶力、注意力和認知表現、人際關係品質,如同情心和親社會行為、以及最近的倫理美德,如耐心或沉著(Kabat-Zinn, 1990; Burke, 2010; Meiklejohn et al., 2012; Eberth and Sedlmeier, 2012; Zenner et al., 2014; Grossman, 2015; Luberto et al., 2017)。由於這些原因,最近十年來,冥想在教育領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在尋找新的教學法和創新作法注入主流教育的過程中,正念在近幾十年來獲得極大的關注和接受度(Schonert-Reichl和Roeser 2016)。MBI介入式沉思已被應用在教育課程中,在兒童和青少年、學生和教師的某些認知、情感和社交行為,顯示出的正面影響力 (Grossman, 2008; Burke, 2010; Meiklejohn et al., 2012; Eberth and Sedlmeier, 2012; Zenner et al., 2014; Böhme et al., 2018; Frank et al., 2019)。提議在教育中加入冥想主要是出於以下幾個目的:(i)正向改變不良行為,如暴力和課堂適應不良 [臨床益處](Franco et al., 2016);(ii)支援個人的壓力韌性,克服教育道路上的探索和困難 [個人健康](Meiklejohn等,2012);(iii)透過提高覺察力和專注力來提升學習成績 [提高等級](Beauchemin等,2008);(iv)賦予學習者社會情緒技能,以提供更好的培訓環境 [社會健康](Schonert-Reichl&Roeser,2016);(v)透過批評、挑戰和釐清社會價值觀來培養更多的倫理優點和轉變 [道德美德](Simpson,2017年)。

 

此外,最近關於上述冥想(如正念技巧)的教育調查,引起了從業者、研究者和決策者對於永續教育的興趣。特別是近來發現,透過這種沉思方式法培養倫理優點是一種潛在的應用,對永續發展具有影響意義(Frank等人,2019)。

 

      1. 立基於大自然的學習  

 

許多的環境、人文和品德教育者試圖鼓勵人們對大自然內在價值的信仰,學生則應尊重非人類生命。 “深層生態學”是一種環境理論,建立在所有環境實體的互聯關係和內在價值的看法(Devall&Sessions,1985)。相信所有環境實體之間互聯關係認可了生態科學的發現,也就是對地球最好的理解,是視其為一完整系統或整體系統(通常稱為蓋亞)。此外,傳統生態學家越來越認可自然界的相依相連關係(Barabasi,2002; Van Ham,2018)。對所有環境實體內在價值極端形式的信仰主張生態平等。每個實體,無論是何生命形式,在道德上都應等同視之。幸運的是,深層生態學接收人類為滿足其重要需求而干預大自然界(Devall&Sessions,1985)。在不那麼極端的形式中,深層生態學只是主張承認非人類的內在價值。許多環境教育者提倡深層生態學,並認為學生接受這些觀點對於社會環境永續的發展至關重要(Orr,2002)。人文和品格教育者還關心在學生之間培養對非人類生命形式的尊重,這樣一來,他們希望經由灌輸道德義務和對所有生物的尊重可以減少學生整體的侵略性。 (Helton W. and Helton N.,2007

 

深層生態學的理論是天生固有,是道德和環境教育的共同體。環境和道德教育者都希望能整體性地幫助他們的學生和社會達到道德成熟。道德發展的最高階段時(因個人當下的需求和恐懼形成的不成熟、以自我為中心的觀點,逐漸過渡到立基於對普遍性道德原則的理解、成熟的、以原則為中心的觀點),普遍性公義原則的道德考慮將擴展到其他人。可是深層生態學的價值主張,如非人類的內在價值,無法明確地被認定為科學,而是具道德、宗教或文化特徵。一直以來,當環境和人文教育者教導學生尊重非人類生命及大自然時,人們會擔心與學生的宗教信仰產生衝突(Marangudakis,2001)。不過,根據Helton W.和Helton N.(2007)的一項研究表明,這些價值或多或少相似地存在學生的觀點中,不管是否有宗教信仰。大自然的內在價值可能是地球主要宗教普遍同意的原則。它也被認為是個人道德和社會道德成長的一個階段,其道德原則已經超越了人類的範圍(Bell,2004)。

 

環境(根據大自然)的教育被強調為是一種可以改變個人對永續發展態度和行為的相關工具(Michelsen and Fisher,2017)。從個人優勢的角度來看,研究表明,接觸大自然可以改善個人(特別是兒童)的心理和身體健康、降低壓力等級、提高自律能力、增加學生的動機和參與學校活動的能力、增進同輩間和學術學習的合作關係、促進個人發展,例如更好的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Collado等,2020)。從環境的角度來看,兒童與大自然的直接接觸,關係到對大自然更強的情感喜好、與大自然的聯繫、對大自然的興趣、支持生態的信念、意識到大自然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對環境的道德感(Cheng等人,2012; Collado等人,2013、2019和2020)。許多人認為,將資訊提供與直接體驗大自然相結合,比僅提供資訊對支持環境主義會有更大的影響(Zhang等人,2019年; Collado等人,2019年和2020年)。例如,有關自然的環境教育(NBEE)對小學生的影響,Collado等人(2020年)最近的經驗發現顯示,在正規教育中推廣自然的教學法可以加強兒童的環境態度。環境態度可以理解為“一個人對與環境有關的活動或問題所持有的信念、喜好和行為目的的總集”。但是,兒童的環境行為(指有助於自然永續的行為)在這段時間內並沒有發生顯著變化(Collado等,2020)。

    1. 永續教育的沉思方法  

最近,針對永續教育,一些發起者不斷在尋找和推廣更新的方法來開發效果性。現在眾所周知,為了促進對科學和文化的理解,以便引導社會生態的改變,及隨之而來的高度積極行動,跨學科或混合教育是必須的,而非僅是分段式的知識學習。沉思教學法已經被公開推廣為一種新的方法,個人地或集體地解決社會生態挑戰、生活方式和消費系統,及氣候變遷下鎮靜、調適和復原力的行為(Gugerli-Dolder等人,2013年; Sol和Wals,2015年) ; Wamsler等人,2017; Fischer等人,2017; Geiger等人,2017;Böhme等人,2018)。

 

介入性思維應用在提高覺察意識、(自我)反省力和人與人之間的道德價值觀,早期證據可以證明這些方法潛在性地提升了生態發展教育的學習過程,支助了與永續性同步的行為轉變(Böhmeet al.,2018)。近來,研究人員主張,正念冥想等沉思方法可以改善永續發展的機構和課程(Frank等,2019)。比方,正念對於推廣永續性消費(SC)可能產生的重要影響在於,它有能力干擾例行和自發的行動、增強態度與行為之間的關係性、強化非物質的價值、促進福祉,及運用親社會行為和同情心的影響力(Fischer et al。,2017)。此外,永續教育中的正念冥想技巧可以開拓"集體轉變"的機會,與自然的聯繫、與他人的互動、組織管理和社會正義,以及針對氣候變遷深思熟慮又適宜的公開回應(Wamsler等。 ,2017; Wamsler,2019)。為了說明這一點,引進了“注意氣候行動”運動,這是一種減少氣候變遷原因的措施和策略(Barret等,2016)。 Böhme等人對學生的另一項研究(2018)展示了適當的介入式思惟形式在永續消費行為的初期階段(即知道和反思),對學生有重大影響,然而對實際改變消費行為的企圖心影響不顯著。此外,這項研究中進一步檢測到間接影響,包括有自我反省、正念飲食、溝通和互動,這些對朝向永續發展行為改變有著潛在重要性的影響(Böhmeet al。,2018)。然而,與其他一般的教育領域相比,如正念冥想之類的自我察覺方法,並未引起永續教育課程足夠的重視,因此,仍然缺乏足夠的實例證據來證明其有效性(Wamsler et al.2017)。 

 

另一個這種跨學科教育的例子是新出現的“生態正念”概念,培養了對科學的理解與行動的另一種學習方式(Mueller和Greenwood,2015)。生態正念的目的在於永續教育中的整合性想法,而不是分開思考。在這種情況下,Chinn(2015)認為,老師建立生態正念更加關鍵,因為他們啟發學生有關自然與社會的關係,並建議有必要將永續發展的知識和原住民文化中的做法整合到現有的科學框架中。此外,考慮將正念作為永續教育工具的研究人員建議,研究更多不同的目標人群,即採用包括混合方法和介入設計等更複雜的方法,以減少過去研究中存在的方法論缺陷(Fischer等人,2017)。

    1. 永續教育之當代教學法實例

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這樣的有影響力的組織,打算公開支持在教育中發現更好的、與永續發展目標有關的學習,如認知、社會情緒和行為等方面(Rieckmann et al。,2017)。 在這方面,最近有四個創新課程,用於建立深度的學習系統,及有系統地整合沉思練習到永續教育之中,如冥想和混合教法等,在瑞典的隆德大學和烏普薩拉大學、德國的柏林工業大學、訥堡大學,和世界社區的緬甸生命與和平大學都可以找到。本章節將簡要介紹這些相關案例。

 

      1. 瑞典隆德大學永續發展中心  LUCSUS

瑞典隆德大學永續發展研究中心(LUCSUS)於2015年開設“沉思性永續未來課程”,以找出內在世界與轉變在永續發展上的角色。旨在為永續與人文(例如哲學、神學、靈性)建立更緊密的聯繫,經由創造空間與機會給此主題下的教育、網絡和知識發展等方面。該課程由不同的構件組成,包括研究和教學活動(Wamsler,2019)。課程迄今的成果包括建立(i)“永續與內在轉化”新的碩士程度的課程,(ii)永續科學、實踐和教學的正念實驗學習,特定領域包括永續性氣候變遷的減緩、適應和減少風險,(iii)專業知識數據庫和網絡,以及(iv)各種不同的研究,以及針對未來更多整合研究的組合框架(Wamsler,2019)。

 

將正念整合到現有課程中,例如,包括對學生對於有關正念五個關鍵的學習(觀察、描述、有意識的行動、不判斷、和反應性)的書面思考,在聽課、辯論、反思、合作、及協助正念課程時,鼓勵正念性互動(Wamsler,2019)。隆德大學永續發展研究中心的方法是學術界一個創新的例子,顯示出已經影響了人們對氣候變遷和風險的感知、支持氣候政策的動機、以及採取或不採取的行動(Wamsler,2019; Wamsler和Brink,2018)。

 

      1. 透過正念訓練的永續性消費教育   BiNKA

跨學科研究計畫 BiNKA(德語縮寫:透過正念訓練的永續性消費教育)是荷蘭瓦赫寧根大學一個名為“永續性消費與永續性溝通”(SuCo2)課程的一部分,是一個跨學科的研究小組,成員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和德國呂訥堡大學。該計畫的主要目的是加強永續性消費教育(ESC)的效果性。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將會概念化和衡量正念與永續性消費之間的關係。強化永續性消費的認知、情感、和靈性化行為前提,可能可以有意義的方式增強和深化過去在這方面的教育方法(SuCo2,2021年)。在BiNKA跨學科研究計畫中,處理三個不同的目標族群:學校的青少年,大學生和員工。

 

對來自中小型公司、學校和大學的參與者進行了培訓及分析(SuCo2,2021年)。BiNKA跨學科研究計畫由柏林工業大學、呂訥堡大學、MBSR弗萊堡研究所、和柏林正念與健康中心(AGES)聯合執行。這個體驗式為期八週的正念課程,以消費者為中心來研究正念的潛在影響,鼓勵永續性消費(Stanszus等人,2017)。影響效果大多與態度、意圖的變化有關,還有觀察消費者行為相關之內部狀態和過程的能力,以及降低對物質價值的重視(Geiger等人2018;Böhme等人,2018)。

 

此外,BiNKA跨學科研究計劃還啟發了呂訥堡大學一些其他的教育活動。 “永續性消費的轉變:個人和自身的觀點”研討會便是一個案例,會中教導學生正念,以感受自己內在的情況,作為有意識地改變自己消費者行為過程的一部分(Frank和Stanszus,2019年)。呂訥堡大學提供的永續發展科學的課程正在實驗整合兩種新的正念教學方法:(i)反身知識的產生,以及(ii)基於自我探究和自我體驗的學習(Frank等人,2019年) ; Frank and Stanszus,2019)。目的是讓學生意識到非知識性根源,這些根源常常在處理新資訊和論證時無意識地影響他們的反應方式。透過這一計劃的實施,學生將打下更開放、無私和合宜的推理基礎,承諾個人永續性的轉變,以鼓勵感知和反思自己的主觀經歷為目標(Frank等人,2019年; Frank和Stanszus ,2019)。

 

      1. 生命和平大學   ULP

緬甸生命和平大學(ULP)是一所高等教育機構,其目的是使人們認識到地球萬物相互連結和相互依存的多樣性。在實踐中,學術課程將致力於永續發展和恢復地球健康,讓學生沉浸於和平與愛的教育中,以愛心和專業知識的觀點解決全球危機,特別是衝突和戰爭( ULP,2021年)。生命和平大學ULP將啟動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和宗教之間的跨學科合作和深入研究。 該課程是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學者和專業人士共同設計的。對學生和成員而言,透過環境和永續教育,可望出現一條療癒和恢復地球資源的道路(ULP,2021年)。

 

冬季學校計劃是ULP在過去三年中設計和組織的教育平台之一。 冬季學校實行了多層教學法,透過包括學生和導師之間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小組討論、小組項目計劃、演講和科學寫作、冥想練習、戶外活動或參觀與冬季學校主題有關的自然資源及地方,來鼓勵個人和社會的永續經驗/觀察。迄今為止,ULP冬季學校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和專業人士,針對生態危機的根源、生態與科技的改變性行動、以及為迫切的生態實施需求做出決策,提出了幾種新的解決方案想法和策略。

 

      1. 瑞典國際永續教育中心  SWEDESD

瑞典國際永續教育中心(SWEDESD)成立於瑞典烏普薩拉大學。針對永續發展主題相關的對話與合作,該中心為從業者、研究界、以及不同的地方安排高級別的座談會、研究研討會、會議、工作坊和論壇。它還為學校和大學的在職教師,以及處理棘手問題的老師、教育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和計劃負責人提供培訓課程。該中心與烏普薩拉大學合作主辦了“哥得蘭大學校園永續教育學習實驗室”,這是一個發展永續教育、創造有關學習知識的平台,同時主持與永續發展領域相關的跨學科教育。永續教育學習實驗室致力於克服跨學科學習的挑戰,鼓勵合作和聯合探索替代性解決問題的方法(SWEDESD,2021年)。

 

2.     永續教育方法補充提案

 

    1. 目標  

如前所討論的,現在迫切地需要有超越專門知識的教育,以提高永續教育的有效性,並加速生態保護的努力。據作者所知,永續教育尚有一些遺漏的地方或需要改進的地方。本段落將針對一部分的缺失,建議的方法在於試圖提供一個全面性實踐模型來解決這些問題。根據上一節中的文獻綜述,可以說,在永續教育中,僅重視沉思(例如正念),或以自然根據的方法,皆不可能產生足以採取行動的有效教育。因此,本提案的總體目標是提出一套基於沉思和基於經驗的方法,添加到永續教育中,所有這些都可以潛在地加強個人、社會與環境之間的聯繫,並增強個人和工作場所的健康狀況,和道德為主的組織相互關係。

 

故建議將以下兩種方法應用於永續教育。第一類包括兩種自我發展的作法,其目的在於改變人們內在深處與永續生態對立的觀念和習慣。這些做法潛在地鼓勵個人從“單一行動--無影響力”症狀,轉變為一種自我激勵的責任,隨後採取自發性的生態保護行動計劃(例如,改變消費行為)。在教育課程中,參與者可能會了解到自我覺察力的發展,對於改變意圖和行為行動品質方面的重要性。在這裡,為了消除常見的分離心態,個人對於相互連結的感覺、對周圍環境自動關懷的狀態(生態之愛)這些經驗/體驗至關重要。第二類遵守第一類做法,並在永續性主題教育中建議了幾種社交活動和集體實踐。這些做法可幫助個人將已有的理解、內心感受、和自我覺察力帶入集體永續發展行動中,以造福社會(行動提升到社會層面,例如在學校、工作場所、組織或社區) 。每個人彼此互相關懷和生態時,可能會在行動中促進一種集體的正念和敏感性。這些積極的作法,在完成自我覺察力發展的過程中,也為自己在社區中提供一個機會,可以離開自己的舒適帶,為永續發展採取行動。

 

    1. 方法論  
      1. 發展自我覺察力   

根據不同年齡類別和社區類型,正念冥想技巧可用於發展個人的自我覺察力。所採用的冥想技巧應該能夠使練習者敏感察覺到整個身體的生理反應與情緒和精神狀態之間的關係。這些經驗將很快提升對身心基本要素/品質的感知。之後,感知到流動或無常(自然法則)的經驗將不斷地身心中發生,這對採取永續性行動可以發揮關鍵作用。為了讓練習獲得更高的效果,在此推荐一種安靜而簡單的冥想形式,沒有宗教傾向,練習者可視其為一種中立的、日常生活中自然的自我發展方式。

 

      1. 慈愛與感恩  

 

慈愛和感恩冥想的想法是希望透過幾種冥想方式來培養愛心,來提醒自己與整個生態系統的連結感: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本質/元素。 這種冥想可以許多不同的方式來完成。但是,建議將其與發展自我覺察的練習結合,因為慈悲的想法根源於祥和的內心及放鬆的身體,通常會在練習自我覺察力的冥想技巧時或之後重新建立。

 

練習從愛自己開始(對自己感到完美的愛,對自己的一切都心存感激)。一旦完全沉浸在這些感覺中,一個人就會將生命中的其他人(朋友、家庭成員、鄰居、同事、跟自己有衝突的人)一個接一個地帶入自己的意識中,並想像他們也有一樣的內在和平、健康和愛的感受。練習者甚至可將全世界所有人含納進來,無論他們來自什麼文化或群體(普遍的愛和連結)。一些正面的、自發性的、安定的短文可能具有對眾生深切的愛意(例如,願所有人快樂祥和,願所有人相互理解和互相尊重,願所有人脫離苦難等)。慈愛的練習也可擴及到物質和能量的自然元素(空氣、水、土壤、火等),對其生出深切的敬畏感,並單純地感謝這些賦予生命的資源,然後立定志向,將以負責心和智慧來使用或消費資源。使用其他的物體,例如周遭空間裡的圖像、藝術、或其他的設計元素,來提醒自己要有愛心,這有助於保持更大的連結感,經常地提醒自己我們共享的人性、共同利益。下面有關個人在現實中應用愛心的方法,可讓自我實踐獲得加強。

 

      1. 人與自然的嫁接活動  

 

這個想法是讓個人與自然及其基本要素直接保持聯繫。採用的做法是,定期進行永續發展主題的戶外教育活動,結合積極的冥想形式,例如正念行禪,也可以對周圍環境中的自然元素和發生的現象進行客觀的冥想。比方觀察聆聽水的聲音、接觸土壤、感覺和聽到風聲、觀察樹木、動物的運動,嗅聞東西等。這些活動還可以根據年齡類別和教育背景,採取不同的設計和應用。

 

      1. 團隊形式的服務活動

 

到了採取永續性行動的階段,可以根據社區的情況和背景提供服務活動。這裡提出的一些例子包括永續性資源消費(機會和挑戰)工作坊、環境清潔課程、幫永續性項目募款、透過使用網路/或面對面的平台,例如工作坊、照相、和電影/紀錄片製作、同儕教學課程、想法共享會議、以及許許多多其他的創新方式,舉辦有關生態保護資源問題與解方的大眾喚醒活動。

  3.    針對建議方法的討論                                                                                       

本章節將討論第2節中建議之方法的功能機制,討論著重於自我覺察力開發的做法在永續教育中的角色

    1. 從分離到相互連結的轉變  

許多哲學家和靈性導師都提到過,分離的心態是世界上最大的妄想之一。這不僅使人們彼此分開,還導致一種心理狀態,使人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傷害周圍環境。環境哲學家弗雷亞·馬修斯教授說,”二元論的自然觀點塑造了當今的社會,由於人類獨特的心理能力,例如智力或理性,使得人類與自然分開且凌駕其上。儘管人類可能從低級的生命形式進化而來,但我們獨特的心理形式卻使我們超越了單純的自然,使我們可以有能力使用我們認為合適的東西”。根據佛陀的教導((Digha Nikaya,1998),可以將其視為“受苦”的結果。因此,要治癒分離的心態,我們需要感知受苦的原因、本質和治癒的方法。受苦的原因在於基本的心理和行為模式/反應,也就是我們趨向於想要體驗更多的愉悅感或其他形式,擺脫不悅的事物(Harari,2011)。令人驚訝的是,在許多靈性教導中,認識自己或認識所謂的“內在世界”,經驗、察覺、對身心苦難純粹觀察的過程,被視為是基本方法去理解和克服苦難、分離等心態的根源,同時意識到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之間緊密的一致性(體驗相互連結感)。自我覺察力發展的結果,令環保主義者試圖用“環境倫理學”推翻並取代二元論的觀點,另外,環境科學與規劃的先驅者試圖發揮生態保護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例如設定全球目標或永續發展目標。

 

Podger等人(2010)指出,自我覺察力的結果是永續發展的基礎,因為它是一種內在的力量與決心,朝向適當且有效的服務前進。在此基礎上,建議的永續教育補充方法可以是一種可靠的選擇,可以創建一個不影響生態的自發性行動計劃。換句話說,這些方法將藉由自覺新產生的相互連結感,幫助人類將自我的本質與生活環境聯繫起來。

    1. 改變習慣行為的自我和社會探索

自我覺察力提升的過程,會使人們自然地進入正向的懷疑階段,開始質疑大多數的信念和規範,大部分是周圍社會無意識或系統性地加諸於我們的信念和規範。這些問題涉及的範圍很廣,從人類曾經面臨的最基本的困境,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最小選擇,例如:

  • 我是誰,我對自己有多少了解,我作為生物的目標是什麼?
  • 作為一個社會性存在者,我真正目的是什麼?
  • 我對自己與生活環境之間的關係了解多少?
  • 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人際關係和生活狀況嗎?
  • 我是否真的在照顧自己或選擇自己的情況和環境造成傷害?
  • 為什麼在社交空間中,例如工作場域,我和很多人都承受壓力和焦慮之苦?
  • 為什麼許多關係和活動都伴隨著恐懼、激烈的競爭、並傷害其他人/公司/國家?
  • 為什麼有些人會為了獲得更多個人利益而忽略社會或環境平衡?
  • 為什麼沒有太多的人和組織有足夠的力量接受與面對危害人類和環境的錯誤?
  • 導致我和其他人遭受痛苦的問題是由什麼引起的??
  • 這些問題的形成是否有系統性結構?
  • 個人或組織如何處理不平衡問題?

 

除了這類問題之外,最大的問題可能是:“我如何回答這些問題?”。令人驚訝的是,自我覺察力發展的過程本身可以對這些問題提出適當的答案,因為透過相關的實踐,它可以提高能力深入研究所有現象的因果關係。這些問題也可以預先設計,並納入永續教育計劃中,以激發練習者的覺察力,例如LUCSUS和BiNKA的教育計劃。自我和社會懷疑探索不僅可以令個人從自己的身心框架內,同時也從社會生活系統中看到苦難的原因。透過所謂自我關懷,還可以產生一種企圖心、一種認知能力,這些對於減少苦難原因是必要的。清楚知道為什麼及行為背後的原因,才能從更全面地改變支配了選擇和生活方式的慣性思維形式,從而激發人們採取以道德為基礎的無害行動,並對永續發展產生深刻的見識。正如羅納德·珀瑟(Ronald Purser)博士所說:“去除自動化的例行公事,並建立具強烈道德意圖的高度智慧組織,是我們需要在社會中發展的新干預措施”。 正念作為永續教育中自我覺察力發展的一種方法,對其效果的研究顯示,它可以增強個人的內省能力,從而為過去無意識的習慣提供了一個改變的空間,有助於解釋和減少無意識、不永續的消費選擇,甚至支持非物質的價值(Fischer等人,2017)。

    1. 與自我和環境意識有關的生態關懷  

據作者所知,永續教育中仍然缺乏在深層次上加強人與自然之間連結的方法。自我覺察力發展的實踐,使個人能夠開始感覺並更加意識到自己持續發生的身體感覺、微妙情感和想法。透過發展這種能力,他們可以更加敏感地感受到自然的基本元素,並了解自己所在的環境。透過為永續教育提供環境,可以加快這種有利的效果,更容易實現個人與環境的融合感。身處大自然中,可以使人直接與自然的基本元素保持連結,為加深進一步的感受提供有利條件,而不是在城市地區很多干擾因素。例如,生態療法,野蠻自然療法和自然正念療法,通常被稱為身心自我保健活動,也可以用於鼓勵自然與人建立新的關係。因此,這項研究建議的人與自然的接軌做法是,在以下幾種自我覺察力發展方法中,增強環境意識和關懷,將其作為永續行動的基礎之一。。

 

此外,在人與自然之間的嫁接實踐中,直接體驗或接觸教育主題(生態學),透其他的感官,可以潛在地增強學習記憶,而不是僅僅坐在教室裡想像。補充的冥想方法,藉由解釋身體與自然組成元素之間的聯繫,可提高教育效率,同時令個人的情感和心理狀態達到和諧。 此外,對機構來說,這些戶外活動和練習或許也適用於自我關懷課程,除了共享組織的成功外,也可促進人力資源整體性的健康和創造力。

    1. 基於責任而非恐懼採取行動 

研究表明,一些心理和社會因素,例如個人規範、社會規範、信仰和情緒控制著親環境行為和親社會行為(Böhmeet al。,2018)。 Mustakova-Possardt(1998)研究了道德意識的本體論,並揭示出,如果沒有培養道德動機、強調自我理解的角色,系統性批判思維就無法自動引導到對社會負責的行為。關鍵的社會規則和以罰則為主的規章,若沒有先提高人們的自我覺察力,會令人產生恐懼和焦慮,無法了解價值觀背後的全部含義。換句話說,規則通常與抗拒感和緊隨其後的焦慮狀態相關。這些焦慮的抵抗狀態可能是反社會特徵的主要源由,例如侵略、暴力,最終獲得了個人在社會上的利益。另一方面,在自我覺察力發展協助下學習的過程,其成果是清晰的頭腦,促進個人和組織的必要感或責任感。這種模範從目前的永續教育(缺乏自我覺察力的發展方法)轉變為自主承擔的永續發展,可以顯著改善永續法展的實踐。最近的發現聲稱,修習正念明顯地可增加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反過來又與親環境意圖與行為有正面相關性(Fischer等人,2017年)。

    1. 深度學習的公式:“理智+心靈+意志力 = 行動”  

 

知識教育的學習深度,和那些透過自我覺察力、直接經驗、和熱情所獲得的深刻理解,兩者之間存在著明顯差異。例如,正念冥想技巧作為永續教育中自我覺察力發展的一種實踐,與做出一致性選擇的能力有關,這些選擇可以縮小態度-行為的鴻溝,並支持更永續的消費模式(Frank等人,2019)。先前的發現表明,採用全人方法的教育計劃,根據人的覺察力、動機和更深層次的傾向,將可培養心,智,意志力的整合性發展(Podger等,2010)。如此一來,學習者可以在認識和理解的事物、關心和愛的事物、以及日常生活中所選擇的事物之間表現出越來越強的一致性。人類潛能的這種整合性發展是創造和加速廣泛的永續教育的關鍵點。顯然,人類具有內在的生物學機制可以做出慷慨的決定,但是,當然不是總是按照這種本能採取行動。透過永續教育課程中的自我覺察力和愛心實踐,激起對生物圈的感恩(所謂普遍的愛),之後可能會激發個人的意願,做出善意決定和明智行動,對永續發展目標有關環境保護和具支持力的社會連結的看法更加一致。

 

    1. 實做與分享的學習力量 

透過個人參與服務提供,永續教育學習的過程將由於實踐與分享的經驗而更加有力,團隊成員之間共同的目標,克服了個人在踏出第一步時通常會有的困難,以及自己的永續發展舉措如何影響他人的困難(加強自信心,採取永續行動的意志力)。為了永續而採取的集體服務行動本身(特別是不期望回報),成為現實中社會內在連結感的證明,可以降低可能的人際衝突,而不是在於較小的個人行動。此外,團隊之間的合作,為個人提供了一個測試自我覺察力、並努力將其擴展到一個新水平的機會,可以在實踐中培養社交智慧和溝通技巧。這些可以是道德品質,例如文明、尊重、人際信任和謙卑、有意識的傾聽藝術、好的領導能力等,對於良好關係至關重要的,尤其在關係到永續發展的社會性層面時。

 

  4.    結論                                                                                                            

 

隨著生態危機的加劇及其複雜性,比起以往人類歷史上的任何時候,教育系統更需要跨學科的作法。人類過去的自我發展知識與創新技術相結合,最近已顯示出對永續發展目標的可能貢獻,特別是第4目標。文獻評論揭露,沉思和其他混合教學法,例如來自大自然的經驗,在世界上一些地方已經被推廣為一種新的教育形式,一種永續教育,可以單獨地或集體地解決社會生態的挑戰、生活方式與消費系統問題、及與氣候變遷相關的行為如減少、適應和復原力。使用這些做法可以加速教育成效,透過個人包含內部(個人)和外部(社會)的轉變。但是,正念冥想等沉思方法不應被視為永續教育領域的單一療法,而應被視為補充工具。此外,發起者不可以只強調樂觀的觀點並簡化其概念,因為在當前的意識形態和教育體系中,甚至可能會引起社會排斥。需要有更多的研究和案例,以便在現實世界中找出這種混合教學法對永續教育及永續發展行動的全部副作用。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混合教育方法必須要適合特定社區的永續發展應用。

 

根據已完成的文獻評論,顯然可以預見的是,在教育主流中,尤其是在永續教育領域,使用混合和跨學科的方法將繼續增長。從過去的研究可以得出結論,若僅關注永續教育中沉思(例如正念)或自然的作法,可能無法獲得有效的教育,引導至為永續發展採取行動(態度與行為之間的鴻溝)。因此,仍然需要有方法“主動”加強個人、社會和環境之間的連結。考慮到在永續教育中使用沉思教法的現存鴻溝,本文為永續教育提出一套新的補充作法。因此,除了永續教育通常的教育主題外,補充作法建議了一個更深入的教育,根據人類沉思和體驗的特質連結到永續教育。

 

因此,建議採用四個連續方法來發展(i)自我覺察力(例如,靜默的正念冥想技巧),(ii)慈愛和感激,(iii)人性與自然嫁接,以及(iv)為了永續發展團隊合作提供服務。這套做法試圖在各種行動層面上開拓和發展個人的全部潛力,從個人到組織,並且透過直接體驗,將教育中一個被遺忘的因素,自然要素包含到永續教育中。當實施定有順序時,這些做法的預期效果(通常是喚醒個人動力,直到採取永續發展的行動為止)會以最佳狀態體現出來。 為此設想了幾種影響的機制:

 

首先,自我覺察力和愛心發展實踐,會逐漸將分離的思維方式轉變成來自經驗的相互連結感。在這個過程中,對“因果”現象的深刻理解,引發個人對自我和社會的探究,這有可能解釋許多不永續的習慣性行為,並對生態產生新的責任感。其次,在自我覺察力和感恩意識發展的基礎上,結合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人為嫁接做法提供了一個機會,可以體驗生態的謹慎性並切實發展我們的環境道德。第三,學習方法建立在自我發展的視角/實踐基礎上,而不是一般的理性教學,可以教育為主題開放思想、內心和意志。換句話說,它激發了全人類的潛力,通過這種潛力,教育更有可能引導到因主動的責任感而採取的行動。第四,但不是最後,以永續發展團隊的形式提供服務的做法是,邊做邊學和共享學習的力量被用來增強個人的能力和技能,這些能力和技能與永續發展行動計劃有關。因此,在此提供的方法旨在為永續教育增添一組立基於沉思和經驗的方法,綜合起來或許可以縮小其鴻溝。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