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Jan 11

工業生態學:銜接起一個循環路徑

工業生態學-學習如何把循環路徑銜接起來,把可能被廢棄的東西留下來,一個更為「循環」的經濟,則可以減少一些過度的資源使用。

瑪麗恩契桃教授

工業生態學是一個跨科系的環境領域,出現於1990年代初,主要是在不同規模的系統中處理原料和能源的流動,從工廠到城市,到國家以及全球。自二十世紀以來,這些流動快速的成長:在這同一時期人口成長了五倍,使用的原料、能源和水增加了8-12倍(Haberl et al 2018)。當需要分享這些資源時,這樣的成長將會關係到社會政治議題。在討論這些流動的流程時,如果不考慮到這些流程的來源和去處以及產生了多少和浪費了多少,則是不夠的。我們學習如何把循環路徑銜接起來,把可能被廢棄的東西留下來,一個更為「循環」的經濟,則可以減少一些過度的資源使用。

 

一個工業社會能夠提供許多機會,讓循環路徑銜接起來,在產業生態中,有個所謂的「產業共生」,它採用各種規劃的或非規劃的方式,來一起檢視各商業社群的現象,使得一個企業產生的廢棄物可以變成其他企業的原料。產業共生將傳統上各自為政的企業集合起來,具體的交換材料、能源、水、或者副產品。產業共生的關鍵是合作,以及地理位置接近所產生的協同可能性(Chertow 2000)。

 

全球已經有許多的產業共生之案例,在成熟的生態系統中,每一個情況都提供了一組情境和可能性。對於資源很少或經濟很弱的國家,「再使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作法,不僅可提供生產用的原料,更可提供不同階層的勞工之收入。在國家的工業化中,共生的作法已經組織化了,例如,採用發展生態工業園區的方式。在增加社會資本上,以及藉由交換的過程強化各方的信賴度上,各個社會的不同情況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不過,全球產業運作之多元化,使得研究人員要進行各別共生現象之比較,變得很困難。為了回應此問題,Boons et al (2017) 很細心的檢視了產業共生的動態現象,在一個現象發生時,鑑於「均等的問題」,會考慮到文化和組織性的脈絡。找出這些動態現象,可以更加了解全球將此循環路徑銜接上所發生的各種變化。

建議之參考書籍

  1. Chertow, M., R. Lifset, T. Yang. “Industrial Ecology.” In Oxford Bibliographies in Ecology. Ed. David Gibs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nline – March 2018.
    http://www.oxfordbibliographies.com/view/document/obo-9780199830060/obo-9780199830060-0200.xml
     
  2. Chertow. Industrial Symbiosis: Literature and Taxonomy. Annual Review Energy Environ. 2000. 25:313–37
     
  3. Boons, F., M. Chertow; J. Park; W. Spekkink; H. Shi. Industrial Symbiosis Dynamics and the Problem of Equivalence: Proposal for a Comparative Framework.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21(4), 938-952, 2017.

 

back to top